新闻中心

【我想说】第十三期:媒体僵尸

发布时间:2016-12-17 点击:17


【时  间】2016年12月16日

【主讲人】张雪莹

【主  题】媒体僵尸

【主持人】朱振荣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是‘我想说’第十三期。今天的主讲是美丽大方的雪莹姐,主题是媒体僵尸,接下我们掌声欢迎雪莹姐开讲。”

“ 我是学广告学的,其实广告学和旅游规划有共通的地方。都需要广阔的知识,创新思路。大学期间每周都会看广告。我们看的广告都是国外优秀获奖的,有创意的广告。国外的广告视角非常独特,和我国经典的广告不同。

单从视频广告和平面广告看。国外的广告创意性很强。国内的广告一般多为告知类和温情类,比如’喜之郎果冻把爱带回家’等。国内形成这种告知类和温情类广告风格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国内的广告业比较年轻,广告从业门槛低,受国情体制影响。我国的国情要求我们的广告必须是积极向上的。

在国内比较广告是不被允许的,而国外会想各种办法‘打擦边球’。比如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国内广告没有在创意上太用心,国内广告会迅速提高你的知名度,但不会提高品牌的好感度。这就要求广告商要有责任感,要对大众审美负责。

媒体从最早的纸媒到现代的电脑手机,随着媒体的进步,也进化出一批‘媒体僵尸’,僵尸顾名思义就是活死人。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能动能咬人,能吃脑子,但是就是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媒体僵尸’指的是被媒体控制,被泛娱乐化时代影响,失去思考能力的人群。以’史上最冷的冬天’为例,这是网上的一个新闻,它的最大的问题是‘史上最冷’这一词上。新闻学要求在报道新闻时要报导客观事实,不能加上主观观点。’史上最冷’过于绝对化,这种不严谨的词是不合适的。

1985年美国的尼尔波兹曼写了一本名为《娱乐至死》的书。它是一本媒介生态学著作。该书主要讲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印刷时代逐渐没落,电视时代蒸蒸日上。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商业都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成为娱乐的附庸。对此尼尔波兹曼提出:’我们将毁灭于我们热爱的东西。’我们讨厌生病,所以我们会努力研究去治病。而当我们处在舒适的环境里,反而会消磨我们向上的意志,丧失思考的能力。从媒介角度讲媒介即隐喻。同一个内容在不同媒介上流动时,内容并非保持原貌,而是不断被每一种媒体改变,被每一种媒体赋予不同的意义。这实际是不同媒体特色的原因。以纸媒与电视媒体来说。我们在看文章时,速度不一,需要大脑去思考去理解,这时信息传播速度比较慢。所以决定了纸媒更适合报导有深度的,值得推敲的内容。电视是靠声音和图像进行感观刺激的,信息传播是转瞬即逝的,没有思考的时间。因此它的特性决定电视更适合娱乐。尼尔波兹曼也曾说过’过度娱乐会吞噬人们的思维能力,人们单纯凭借感观快感去衡量所见所闻,评价信息来做出判断。

媒介即认识论,主流媒体的方式会影响我们认识问题的方式。现代媒体更加多元化。尼尔波兹曼在书中提过’担忧普通人在泛娱乐的社会里失去独立思考能力,更担忧媒体从业人员最终也失去思考能力’。现在有很多新闻标题党,打开后都是不能称为新闻的新闻,在他们眼中仿佛只要是新的就是新闻。现在只有时事政治算是真正新闻。很多新闻都是以一种很绝对的观点在看待事物,这就是尼尔波兹曼对媒体从业人的担忧。

但是科技发展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媒体推动了受众的互动,比如在超女比赛中我们可以进行互动投票。看电视看春晚时可以互动摇一摇。普通大众通过这种渠道也有了更大的空间。相信随着媒介的发展,现代视听语言功能的挖据,电子媒介也会越来越具备理性思维的表达能力,内容的深度也会加强。

人类有追逐娱乐的天性,也有保持理性的原则,呼吁大家多思考,多总结,不要让僵尸吃掉你的脑子。“

个人感悟:

朱振荣:’我们将毁灭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这句很值得思考。

高璇:看事物不要一味相信,要保持理智。

魏敏:你热爱的东西是你的盔甲也是你的软肋。

闫婧婧:现在泛娱乐化真的很可怕看东西要筛选,一些广告明星代言效应等要有严格的把关管理。

杜小培:每个职位都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

王少轩:思考能力对每个人真的很重要。

刘洋:现在娱乐性越来越强也许是为了缓解人的压力;保持一定理性。

贵松岩:有创意的广告比电视剧更吸引人;对于有些娱乐新闻,不必太深究。

王洪娇:看广告有时也很有意思。

康美静:美国是最先开始把主观意愿表达增加进新闻。

王昊:学会了很多广告学知识;事物发展是中性的,发展一定有正面与负面影响,人类发展媒体,但不被媒体所主导。热爱本身并无错,要掌握度。

李维柱:排版很简洁;广告有好有坏,个人更喜欢创意广告;广告中理性和感性要掌握度。

胡广涵:媒体人是一种工作,它的娱乐是出于一些目的,所以我们对待娱乐还是要保持理智。

刘红霞:今天学到了很多广告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