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30 点击:16
【时 间】2016年10月28日
【主讲人】马晴
【主 题】荒漠-绿洲交错带的人类活动研究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我大学时期对荒漠-绿洲交错带人类活动的一些研究。
首先给大家解释下什么叫绿洲,绿洲是以沙漠为背景,具有水草的绿地,这些地方大多呈点状分布。绿洲存在的必要条件就是它大多有水,分布在河流或井、泉附近,以及有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我当时研究的绿洲叫’民勤绿洲’,河西走廊有四个城市,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我们是选择了最靠兰州的威武的民勤县这块绿洲。
接下来说下我们为什么会选择民勤,民勤县四周都是沙漠,只有沿石羊河约占县域面积6%的小片区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地方,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因此民勤县的生态比较脆弱,人类生产生活较为严峻。我们调研的目的是想采取一些措施使这片区域沙漠化速度减慢。民勤绿洲之所以存在的一个原因是水,再一个就是受雅布赖山的阻挡。但由于有多个垭口地形的影响,来自巴丹吉林沙漠的流动沙丘链形成了 4 条沙舌,越过绿洲-荒漠过渡带进入绿洲,形成 4 个主要风沙口,也是沙漠化防治的重点区域。
民勤虽是一个县,但他的面积有1.59万平方公里,县域面积非常大,人口却只有30万,可以说是地广人稀,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十分少,有94%的土地荒漠化。1960年以来开始防沙治沙,民勤绿洲的面积不断外扩,可以说人类活动一直向沙漠延进,呈现出由连片向碎片化发展的趋势。当时温家宝总理去民勤调研,提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口号,使得民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上曾有100多家研究机构来到民勤,研究怎样改变已经变成沙漠的区域。
最后我来讲下怎么去测度绿洲的变化,因为我是人文地理专业的,所以我主要从社区角度出发,研究社区与沙漠之间的关系。我们当时选择了正新村、煌辉村、梧桐村和宋和村这四个位于绿洲边缘生态最脆弱的村庄。针对四个村我们总结出来几种模式,第一种是宋和村——人进沙退模式,宋和村处于石羊河古河道分叉处,水源较多,开辟的粮田能够存在很重要原因是河流和地下存在潜藏水,水的矿化度不是太高;第二种是煌辉村——人退沙退模式,煌辉村毗邻青土湖,当时是民勤的第一大湖,在西汉时湖面有 4000 平方千米 ,仅次于青海湖,后因地表来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于 1957 年前后完全干涸沙化,导致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在此‘握手’,并以 8-10米/年的速度向绿洲逼近。近 30 年来,湖区先后有600 多个村庄被风沙埋压,因此村里采取移民搬迁与收缩政策,通过建立移民收缩点和组织整村搬迁,降低人口载荷,减轻土地生态负荷。中国人自古有‘故土难离’的情节,虽说在5到6年时间都陆续搬离,但这些人后续的生活、收入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第三种是正新村——人定沙定模式,它是民勤湖区东湖镇的最北端,北靠腾格里沙漠,西临青土湖边缘,是典型的沿边沿沙村,也是投入最大的村庄,实现了就地转化、生态补助,退耕还草、种植药草,引进良畜、舍饲养殖,分沙到户、承包治理,围栏封育、封沙育林等措施。最后就是梧桐村——水资源利用平衡模式,村庄北面和东面分别是双沙窝和尖沙窝,梧桐村是典型开荒村,是湖区移民自力更生从无到有建设起来的社区,当时他们实施关井压田、合村公井比较特殊的政策,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地下水开采实行水票制度,超采水实行累进加价,限额供电。
虽说民勤的生态形式较为严峻,但它也有美的地方,沙漠并不是寸草不生的,它有很多你想不到的植物和动物。沙漠大多时候体现在它那种静若处子的美,它的大景致也是旅游佳地,也可以拍出很美的照片!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下当时我们调研时的一些照片。”
个人感悟:
张野:对比下大西北的生活环境,我觉得应该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刘洋:我从来没有去过沙漠,也不太了解沙漠的生活,听了这次讲座,弥补了对沙漠知识的空白。
康美静:西北地区的沙漠和山西部分矿区开发的一些状态是一样的,开发要有节制,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绿洲。
杜小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沙漠在大多数时候静若处子”,我认为这句话挺有深意的,沙漠给我们展现的是荒凉的感觉,但对于当地人来说早已习惯了他们生活的那片土地。所以说看到的不一定是那样的,需要更深去思考一些问题。
代博超:刷新了我对大漠和绿洲的看法,最初总认为大漠里的绿洲是一派繁华的景象,听完晴姐的分享觉得大漠中绿洲能够保存下来是很难得的。不应过度采伐,尽量发展旅游业。
王少轩:以前总说“人定胜天”,这是不对的,人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王院长:我们过于相信“人定胜天”,大面积围海造地,开垦湿地资源,因此我们要顺应自然,不要和自然对抗;同时也说明人的潜能无限,人的适应能力很强。
王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的人的性格、待人处事的方式都跟地有很大的关系;求生是人的本能;在圣经中创世纪一章中,上帝创造了万物,上帝先造了自然,在第六天才造了人,造了伊甸园后把人安置在伊甸园中,上帝跟亚当说,要他在伊甸园中做这样一件事,修理和看守。这其实也就延伸到我们和自然的关系——修理和看守,也就是管家的角色,绝不是去创造、改变、颠覆、利用。
胡广涵:之前去过沙坡头做过项目,看到过沙漠的边缘,也去过新疆,跟我们的生活环境完全不同,确实是适合旅游,但过度开发必定会破坏生态,需要适度开发。沙漠存在有它的道理,不必抱着消灭它的态度,只能控制。
陈主任:我接触沙漠较少,但我很多次都有征服沙漠的欲望。西北部的地形地貌是风引起的,南方是属于雨造成的。有机会一定走进沙漠,挖掘自己的潜能。
魏敏: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不一样,多出去走走,感受不同的风俗、民俗;现在所处环境中的资源都是很宝贵的,要珍惜资源。
张雪莹:之前也知道防沙治沙、治理沙漠化很严峻这件事情,听了今天的介绍,对这些知识有了具体的了解。环境问题在全国各地都有,只是没有像沙漠那么严峻和显而易见,不能总是适应环境,还是要从根本上保护环境,多加治理。
朱振荣:我也曾在沙漠工作学习过,从畜牧行业角度来说,对沙漠的理解就是“顺应自然,合理发展,发挥地域优势、带动当地GDP”,沙漠是天然的隔离带也是天然的杀菌剂,可以在沙漠养殖,带动周边村民脱贫。
高璇: 近几年内蒙防沙治理的比较好,沙漠主要还是集中在内蒙的中西部,前几年鄂尔多斯发展比较好的时候,基本所有公路周边的沙漠都被治理过,整条线路上看不到一望无际的沙漠,一两公里范围内都有种植,还是靠近黄河区域治理较好。
闫婧婧:听完后我想到两个词,就是“环境”和“节约”,沙漠地区那么贫困,那么缺水,我们能做的就是节约,不论是一滴水还是一颗草,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是我们的责任;不管之前还是今后做规划时,我们都要遵循“道法自然”,不要过度开发。
白瑞: 我们是做旅游规划的,相比来说出差很多,去的地方也很多,但还是感觉中国地大景多,看到什么还是很新鲜,以后有时间还是应该多出去,了解其他地方的生活和生存状态,过好自己。
朱院长总结语:
1、 我首先想到一个词“丝绸之路”,两千多年来,丝绸之路就是通过河西走廊一直向西,可以想象我们的先人为了开发这条商道付出了多大的辛苦。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对我们去思考“丝路旅游”似乎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 近年来,一些专家和领导提出新的旅游六要素——商养学闲情奇,“奇”就包含探险游、沙漠游、探秘游等,这对于我们旅游来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3、 说到沙漠,最可怕的就是存在于人心中的那片“沙漠”,实际就是痛苦、悲伤等,希望大家今后心中充满绿洲、阳光、温暖、雨露,赶走心中的“沙漠“。
4、 提到民勤县,我们家乡有句老话叫“人勤地不懒”,说明这个地方的人民比较勤奋,为了生活、家庭和后代而勤奋。
5、 我认为民勤这个地方有红色旅游的元素,而且是国际化的红色旅游,在此可以打造国际性的人与沙漠的项目。开展“一瓶水”工程,每个游人捐赠一瓶水,用一瓶水来弥补对沙漠的伤害。
6、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治理沙漠或是使沙漠变绿洲不再是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