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3-05 点击:16
一、《研究》适时而作,为北京住宿企业敲响警钟
北京住宿业的发展不应忘记2008年的“冰火两重天”。2008年,在北京住宿业为奥运承诺努力七年之后,星级酒店的数量由2001年的422家增加至奥运前的824家,社会旅馆由2007年初的3981家,增至奥运前的4978家;而就在住宿业风风火火扩张之后,住宿业后奥运现象还未来得及显现,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北京住宿业受到重创,不同客源结构的饭店,平均出租率和平均房价下降幅度在30-50%和15-30%不等,以国际客源市场为主的国际品牌高档饭店最为明显,出租率下降幅度有的高达50%。似乎一年之内,北京住宿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急遽式“火冰相接”考验。
《研究》建议北京住宿业相关企业必须加强市场分析、提高营销、品牌、管理、风险评估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的能力,不可轻易上马投资宾馆酒店。
二、《研究》显示,北京住宿业提升潜移默化进行中
北京住宿业主体由星级饭店、经济型饭店、社会旅馆、家庭旅馆、乡村旅馆等住宿接待单位构成。作为住宿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饭店业,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服务性行业,但中外饭店的管理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北京星级饭店的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等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010年3月22日,商务部关于加快住宿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三条指出:“发展经济型酒店,推动住宿业连锁化经营”。经济型饭店在北京的发展也将不断推进,经济型饭店与低星级饭店的差异化竞争问题将在发展中日益显现。
北京城区的社会旅馆和京郊的家庭旅馆、乡村旅馆,因为自身成长力所限及行业管理与服务的困惑,具有很大的优化潜力。近两年来,这些板块在北京市旅游局编制的相关标准指导下正在逐渐升级。
三、《研究》建议,北京住宿业应明确各方话语权
北京住宿业发展的对策,即有总体层面,依据北京市城市功能布局而科学设定的住宿单位数量与个性的增量把控,又有个体层面,因各类住宿接待单位现状而各有侧重的标准性、高效性、主题性引导。
北京住宿业审批、立项、规划等部门形成联动,依据中心城区、乡镇地区、观光休闲区不同的住宿业接待定位,严格审核新建项目,给与或限制或优先的差异化政策;现有接待单位升级环节,提高中心城区高星级饭店的准入标准以提高存量星级饭店质量,通过制定标准和管理办法促进经济型饭店、社会旅馆、家庭旅馆、乡村旅馆等的规范与优化;横向层面,通过营销、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培训及公共平台服务,提高北京住宿业全行业经营效率。
作为星级饭店的主管部门旅游局,却对住宿业项目的“诞生”知之甚少,大多是“保姆式”角色。所以,北京住宿业新增审批环节,发改委、土地部门、规划部门、旅游部门等的多部门协调机制存在较大的创新空间,科学规划与部门联动机制必将使得北京住宿业调控能够在源头发力。
四、北京发展乡村旅游,住宿业具有重要意义
住宿业标准化、个性化服务的倡导,为住宿接待单位提高综合服务质量,赢得更多稳定市场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作为重要板块的乡村旅游住宿问题更是成为关注的重点。
以“北京市乡村旅游八大业态”、“京郊人家”等为代表的创新型接待单位,成为北京住宿业管理“老大难”中的家庭旅馆、乡村旅馆的品牌型先导。这些新业态区别于城市中心区的星级饭店、经济型饭店,具有较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且能够有效拉动乡村就业。
五、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住宿业将扮演重要角色
2009年《关于全面推进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把旅游产业培育发展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2009年底国务院4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更是强调了旅游业的重要性。住宿业是旅游业的创收骨干,北京住宿业作为北京城市和旅游的重要板块,关乎城市规划、经济社会收益、服务品质等多个方面。
如今,在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下,北京住宿业更应与世界城市“巴黎、纽约、伦敦、东京”等的住宿业发展进行比较,从结构、布局、品质、管理等环节找抓手,以世界城市应有的住宿业素质为目标,通过科学规划与创新落实,实现发展的可持续,为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做好接待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