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3-30 点击:136
“湖州模式”的成功密码
——乡村休闲旅游体制改革看湖州
□ 李旭波
清丽湖州,声誉日隆,引起国内外游客瞩目。
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清丽湖州在我国东部地区创造了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的典型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湖州模式”,为全国提供了样板。
湖州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的成就,是近年来湖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以改革的勇气和创新的思维,高瞻远瞩强力推动的结果。
湖州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的成就,是一批批湖州旅游干部职工,坚持有位有为的精神,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等一系列文件为指针,锐意进取为地方牟福、为群众牟福的结果。
湖州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的成就,是湖州人民群众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迎合市场需求、用活优势资源、大胆实践生动创造的结果。
其中,最根本的是湖州旅游人点燃了旅游体制改革的星星之火。
创新体制机制 实现五大突破
湖州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的成功经验表现在多个方面。仅看2014年,一是召开了全市旅游发展大会,达成了培育旅游千亿级大产业的共识,强化了思想保障;二是组建了湖州市旅游委员会,完善了职能,强化了组织保障;三是出台《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国际生态休闲度假城市的实施意见》,强化了政策保障。以此为标志,湖州旅游进入锁定目标、提质增效、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回顾湖州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的发展,体制机制的创新始终是根本,被排在第一位,最具自身独特性。
新在何处?新在湖州立足自身生态优势,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以体制改革为动力,全力构建旅游发展大格局。
——实现市县旅委体制新突破。2014年组建湖州市旅游委员会,将统筹协调旅游与休闲产业发展等多项职能纳入旅委职责,并建立有关部门作为旅委兼职副主任单位的协调机制。下辖3个县旅委实现全覆盖,全市休闲旅游产业统筹管理与考核体系逐步构建。
——实现乡村旅游体制新突破。2012年湖州被列为省级乡村旅游提升发展专项改革试点城市。2013年率先成立省内首个公益一类全额拨款的乡村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并推进县区旅游部门设立相应科室,配强人员编制,全市乡村旅游发展体制进一步优化。
——实现多部门联动机制新突破。2012年以来,全市建立了市领导联系旅游重点建设项目制度和全市乡村旅游“领导联系、季度例会、督查通报、专题会商与年终考核”制度,形成了32个部门合力推动全市乡村旅游提升发展的机制。
——实现旅游执法体制新突破。2014年,湖州紧紧围绕旅游法贯彻执行,着力健全旅游行政执法体制,率先成立湖州市旅游行政执法支队。同时,先后制订《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旅游提升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提升旅游景区建设与管理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政策以及13个行业监管制度和管理办法,依法治旅体系不断完善。
——实现旅游自律机制新突破。完善全市乡村旅游协会体系,建成村、乡、县、市“四位一体”自律组织网络。全市所辖县区都建立了农家乐(乡村旅游)协会,农家乐发展重点区域均已建立农家乐服务中心、农家乐工作站、农家乐协会和农家乐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型自律组织。目前,全市共有乡村旅游服务中心29个、村级农家乐工作站12个。
正是有了体制机制的突破,才确保了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示范平台、产品平台、营销平台的建设,构建起政策扶持与引导体系、人才培养与开发体系、统计与调查体系,形成了旅游富民大格局。
区域创造经验 模式示范全国
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提出,沿太湖地区要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休闲旅游带。湖州把握这一重要机遇,承担了建设旅游休闲城市的重任。
2007年,《中央党校研究报告》专门刊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湖州模式”》的调研报告。2008年,联合国有关机构专门组织3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扶贫官员来湖州考察学习。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中央有关部门组成的调研组认为,“湖州模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国模式”在湖州的创造性体现。2012年,湖州被列为浙江省级乡村旅游提升发展专项改革试点城市。2013年11月,国家旅游局复函同意将安吉县列为“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2014年,国家旅游局将该市乡村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列为国家级重点调研课题,并于2014年5月推出《中国乡村度假新模式——湖州乡村度假的实践探索与理论观察》一书,乡村度假的“湖州模式”从此推向全国。
破解乡村度假“湖州模式”的成功密码,体现在湖州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起“六力模型”:
——吸引力。体现在绝佳的生态环境与美丽的乡村城镇结合。
——竞争力。体现在绝佳的区位优势与旅游休闲设施结合,性价比高,客源竞争力强。
——整合力。体现在党委政府强力整合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引导湖州由“农家乐”到“乡村旅游”再到“乡村度假”不断提升。
——创造力。体现在带动各乡镇村、各个经营业主和个体经营者迸发出创造力,形成了“主体多样、投资多元”的经营模式。
——支撑力。体现在充分利用客源市场、城镇功能、社会发展、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的支撑,推动休闲度假产品的发展。
——推动力。体现在抓住国家战略机遇,形成建设旅游休闲城市的推动力。
耕耘美丽湖州 蜕变世界明珠
乡村休闲记得住乡愁、留得下记忆、保得住生态,是适应新常态、实现新跨越最具潜力的行业之一。
早在2012年,据《2012年浙江省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报告》显示:湖州市社会发展水平指数为106.91,高于全省平均1.97个点,居全省第4位;2012年湖州生态环境领域发展水平为112.03,高于全省9.43个点,居全省第一。湖州形成了乡村旅游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局面。
未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需要继续升级、跨越,发展不断产业化,业态不断多样化,产品不断特色化,运作不断组织化,服务不断标准化, 湖州乡村休闲的独特经验,将成为全国旅游工作的范式之一。
2015年,湖州提出发展滨湖度假的新思路、新对策。湖州市旅游委主任干永福说,未来发展要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为空间、以农民为主体,将其转化为生产动力,融合生态、生产、生活,把滨湖度假作为湖州旅游快速发展的主战场,要着力在统一旅游发展规划、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共塑滨湖旅游品牌、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五个方面下功夫,把湖州建设成“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市、滨湖度假首选地”。
湖州的努力,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汇就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正在蜕变一个崭新的湖州。湖州,必将在东部发达地区的转型升级中耀眼而出,冉冉升起,成为世界乡村旅游版图上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