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7-29 点击:15
7月20日,贵阳市民方先生按自己精心设计的路线,开着私家车带一家人到关岭自治县体验原生态乡村旅游——上午先到关岭花江大峡谷乡村旅游区采摘火龙果、花椒,中午赶到关岭木城河乡村旅游区生态园观赏热带植物,采摘生态蔬菜,然后在木城河乡村旅游区吃土鸡火锅,饭后就地垂钓。虽然横跨三个镇,但一路畅通,山青水绿,既饱眼福又饱口福,一家人玩得轻松愉悦。这是关岭倾力打造休闲农业舞动生态乡村旅游的一个小缩影。崇尚健康环保的绿色生态乡村旅游成为时下更多人度假的选择,而关岭自治县民族风情山水资源优势和乡村游的发展,使游客把关岭当做了体验生态乡村游的首选。
据了解,目前,全县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观光采摘园、休闲农庄、农家乐等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点)100多个,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已接待游客69.3万人次,同比增长40.4%,实现旅游收入7.16亿元,同比增长39.2%,全县乡村休闲农业旅游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绘好蓝图一带串三心 银珠满玉盘
关岭自治县境内北盘江东西蜿蜒,坝陵河、木城河、花江大峡谷波光粼粼,长流不息,关索岭连绵起伏,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环境,农业资源异常丰富,是发展都市型休闲农业和生态乡村旅游的“富矿”。
近年来,该县围绕“文化名县、旅游富县”发展战略,加快对旅游服务行业的带动,坚持以文化赋予旅游新内涵。
“关岭苗族服饰”、“关岭苗族芦笙舞”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木城河乡村旅游区景区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水利风景区”、关岭被中国对外旅游协会评为“一生要去的中国66个文化旅游大县”,关岭自治县鸡公背古驿道、关索岭古驿道(含灞陵桥遗址)、御书楼关台、北口古驿道、安隆古驿道、盘江桥石刻群等6处文物,与全省其他县区及云南、四川两省的古驿道,一并捆绑列入古遗址文物保护类别茶马古道。
如何挖掘、整合,把一片蓝天变成繁星闪烁呢?近年来,关岭按照全域景区化规划理念,结合资源禀赋,着力打造休闲观光农业风景区、农业采摘园、山水森林自然生态区、自然湖泊及休闲渔场垂钓区、古迹民俗民族文化区、农业科技园等6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类型。确定了“一带串三心、银珠满玉盘”发展格局,“一带”即木城河休闲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带;“三心”即坝陵河休闲度假旅游核心区、花江大峡谷休闲渔业乡村旅游核心区、关索现代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核心区。“银珠满玉盘”即在全县范围内按照特色化原则,因地制宜布局数量较多的观光园、采摘园、生态园、休闲度假区、乡村旅游接待示范户、家庭旅馆、农家乐餐饮场所、休闲农庄等。
在关岭,一年四季每逢周末、节假日,你会看见来自云南、四川、重庆、贵阳、台湾、港澳、美国等全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游客,有的去断桥镇坝陵河峡谷、木城河采摘樱桃、断桥节桃、享受浪漫春景;有的去花江大峡谷火龙果、花椒基地采摘火龙果、花椒;有的去上关六月李基地采摘六月李;有的去花江大峡谷享受探险、避暑、观光的乐趣;有的在农家小院里品尝地道的六花猪腊肉、血豆腐、花江狗肉等农家风味菜、野外烧烤……乡村旅游,为美丽的关岭又增添了新的魅力。“每逢周末、节假日,来自云南昆明、重庆、贵阳等各地游客来坝陵河峡谷、木城河度假,我们忙都忙不过来。”7月20日,断桥镇坝陵河峡谷山庄负责人潘小妹说。
近年来,关岭自治县用于发展休闲生态农业的专项经费达1.5亿元,对优秀休闲生态农业项目予以奖补,并对验收合格的休闲农庄示范村、观光园和农家乐表彰授牌。2012年以来,仅木城河乡村旅游生态观光园、花江大峡谷火龙果花椒采摘园、顶云经验纪念园休闲度假区等20余个项目,总投入就达5000多万元。做大了规模,做出了亮点。
打牢底子清洁城乡 美化家园
车行关岭,河塘清澈透明,道路宽阔平坦,树木挺拔,路灯成排,房屋刷上统一的颜色……在这里,人们印象中脏乱差的农村已彻底变了样。
关岭在发展休闲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中,把乡村整体环境当作画面的底子来描绘。县里实施以中心乡镇创建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主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把垃圾清理和污水处理、道路建设、路灯安装、改厕、村庄整治、河塘整理、河道疏浚、园林绿化工程、文体设施建设等结合起来,实现城乡净化、绿化、亮化、美化、通达。
7月21日,笔者来到国家乡村旅游示范点——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木城风景旅游区,村民罗忠发告诉笔者,常有旅游团队和市民前来采摘选购绿色蔬菜,品味农家美食,体验民族风情和田园风光。而村民的收获则是越来越美的家园,以及越来越鼓的钱包。
据了解,关岭县在2013年新增18个“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积极推进创建提高村和普及村建设,创建工作覆盖60%以上的行政村。该县计划到2015年,创建工作覆盖70%以上的行政村。到2020年,创建工作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20余万人受益。
为确保“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取得成效,关岭自治县紧紧围绕“富、学、乐、美”内涵,着力在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城干道沿线,县城所在地乡镇、旅游景区、历史文化名镇等村寨打造亮点,加大村寨美化、净化、绿化、硬化、亮化力度,打造“生活美、生态美、环境美、精神美、人文美”的“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实力、活力开放、和谐的“美丽关岭”。
2012年以来,该县投入500万元,打造关岭木城河乡村旅游、顶云乡石板井村顶云经验纪念园,把自然景观和乡村特色相结合,通过对水、林、路、景观小品的综合协调,打造出具有浓郁乡土田园气息的特色生态河道,基本实现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两季有果”。
通过创建,关岭木城河乡村旅游、顶云乡石板井村顶云经验纪念园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得到凸显,乡村面貌和群众生活将得到有效改善。
现在,关岭森林覆盖率达42%以上,县城绿化覆盖率超过50%,成为安顺市外围一道美丽的生态环带。
做浓“农”味“种”出美丽 “节”出风景
城里人来到乡村,究竟想看、吃、玩什么?
“其实他们寻求的是与现代化都市生活不一样的乡土味,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该县花江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处长周维林说,“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多在‘农’字上下功夫,多在‘特’字上做文章。”
关岭把优质瓜果蔬菜、花卉苗木等作为休闲农业的主打品种,形成板贵的火龙果、花椒、断桥镇木城河的生态蔬菜、上关镇的六月李、关索镇的桃子、顶云乡的樱桃、坡贡镇的花卉苗木等一大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种植采摘基地。
现代科技的运用让关岭“种”出的美丽与众不同。关索镇供港蔬菜科技园里的太空蔬菜千奇百怪,让人过目难忘;断桥镇木城生态园的生态蔬菜,让人大开眼界;断桥镇坝陵河开心农场生态观光园,让人体会现实版“偷菜”的乐趣……
好酒也怕巷子深。关岭通过参加省农展会、昆明旅博会,参与魅力休闲乡村、绿色名镇等评比,举办一年一度的上关六月李旅游文化节、板贵花椒美食文化节、四月八苗族文化风情节、六月六布依族文化风情节、黄果树瀑布节关岭分会场、中国古生物学术年会、坝陵河大桥国际低空跳伞挑战赛等各种富有民族文化旅游特色的旅游节,以节会促旅游发展,吸引着更多的游客。通过举办节庆活动,涌现出了“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木城河村、“一生要去的中国66个文化旅游大县”等当地响当当的“明星”品牌。
瞄准增收精致要求 绿色为媒
“过去我们一家四口外出打工一年挣的钱,抵不上我现在开饭店两个月挣得多。”板贵乡三家寨村花江大峡谷土菜馆27岁的女老板张贵英说,城里来花江大峡谷旅游的人增多,本来年年外出打工当厨师的她,瞅准了这一机会,回家把祖宅花6万多元请人装修一新,自己开饭店当起了小老板,将自家产的蔬菜,养的六花猪、土鸡,加工成可口的菜肴,每月都有2万元的净收入。
关岭把农民作为休闲农业和生态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和受益主体。近年来,他们主推农民可以广泛参与的连片开发模式、“农家乐”模式、农民与市民合作模式、产业带动模式、互助合作模式,让更多农民直接参与经营和管理。
休闲生态农业的“精致”要求,带动关岭农业的绿色无公害化发展,目前,全县“三品”农业认证品牌达32个,在全国叫响绿色农产品“关岭造”。断桥蔬菜、煳辣椒、八德大米、板贵花椒等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引来市民采摘、购买,亩均收益近万元。
“休闲农业与生态乡村旅游业是‘美丽产业’,我们正着力将其培育发展为关岭现代生态农业的新形式、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手段,建设美丽关岭、生态关岭、幸福关岭。”关岭县县长黄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