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乌篷船首次有了自己的“标准”有一整套规范服务

发布时间:2013-06-17 点击:19

      浙江在线06月17日讯 小小乌篷船首次有了自己的行业标准。这意味着在绍兴坐乌篷船,从接待游客,到游客上船、坐船、上岸离开都有一整套规范服务。日前,乌篷船旅游服务规范已得到市旅游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认可,并将成为绍兴乌篷船旅游服务的“作业手册”。

  作为绍兴水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乌篷船也是古城绍兴的形象标志。乌篷船旅游服务的优质与否,直接影响着绍兴城市的形象。以乌篷船为景区特色资源的东湖景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提供乌篷船观光游览服务,并逐步形成了景区“坐乌篷、品黄酒、看社戏”的活动品牌,深受游客好评。

  自去年开始,东湖景区一改原先乌篷船承包经营的模式,实现自营。在日常管理中,东湖景区强化监督管理、重视游客反馈。通过经营管理制度、日常船工考核细则、乌篷船旅游服务规范等系列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借助考核平台,使得船工服务的规范性及优质性有了明显的提升。在绍兴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中,作为试点单位的东湖景区,直接参与了绍兴市《乌篷船旅游服务规范》的地方标准制订工作。

  根据绍兴市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工作要求,东湖景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在借鉴相关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景区现行的《乌篷船旅游服务规范》进行了提档升级,通过明确、规范乌篷船服务过程中的管理要求、人员职责、服务质量、安全保障等环节、流程,提升乌篷船接待水平,并重点突出了服务与安全两大主题。

  《乌篷船旅游服务规范》标准制订后,已向市旅委、市旅游集团、市港航部门、水城旅游公司、柯岩景区、镜湖湿地景区、中国旅游研究院标准化研究基地等主管部门、同行单位及专家教授征求了意见,得到了一致的认可。东湖景区还进一步对乌篷船行业标准进行修改,使其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更符合我市乌篷船旅游行业的实际,使其成为绍兴乌篷船旅游服务的“作业手册”。

  东湖景区主任助理丁侠告诉记者,东湖景区在制订乌篷船行业标准时,不忘对乌篷船文化内涵做好展示与挖掘工作。景区与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手,实施乌篷船合作保护项目,目前已经合作设立“乌篷船制作技艺展示基地”。下一步,景区还将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继续合作,并联合市海事部门共同设立“乌篷船驾驶培训基地”,通过规范乌篷船制作、船员培训等环节,提升形成乌篷船系列行业标准;另一方面,还通过加强对船工,队伍的建设,招收年轻船工,为日趋老化的船工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同时逐步实现船工形象的“变身”,使船工不仅是简单意义上会驾船的师傅,还是乌篷船这种地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与展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