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5-09 点击:15
中国江苏网5月6日讯 “五一”期间,依靠科技创新支撑的城市版主题乐园——南通探险王国开园三天,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提升了南通旅游产业的竞争力(5月3日,《南通日报》一版)。山东“三孔”等经典景区纷纷推出“背古文免门票”活动,大多数游客对此表示赞赏,岳阳楼、滕王阁景区游客量同比呈两位数增长(5月2日,《人民日报》一版)。而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不少网友抱怨,国家发改委发布门票降价的利好消息在一些景区口惠而实不至,门票优惠,依旧雷声大雨点小,实际上玩的是数字游戏(4月30日,《新华日报》三版)。
不同的管理理念、营销定位,取得截然不同的效应提醒我们:作为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旅游业不仅要遵循价值规律,也要恪守社会责任。只有以智慧和创意增创旅游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才能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旅游经济是一种创意经济、创新型经济。据相对剩余价值的理论,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是推动创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也认为,经济周期实际上是创新周期。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业态,旅游业在资源集约开发的背景下,卖的不是资源而是创意,创意的力量正在颠覆旅游业界。旅游开发的关键是要激发新的创意,将同质化的资源,通过异质化创意、错位开发来焕发新的活力。探险王国借助科技创新元素,实现了“文化+科技+游乐+商业”四位一体的盈利模式。传统景区背诵经典免费参观则走出了传统价格战俗套,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将行千里路和读万卷书有机结合,增强了人们亲近感。这些成功案例启示我们,旅游的本质是一次阅历、体验和经历,所有可被体验、被经历的内容,借助创意、创新都有可能转化为旅游资源。
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了适应旅游大众化的需求、旅游产业化的规律,形成错位竞争、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才能形成南通旅游产业竞争力。南通旅游产业蕴含丰厚的人文底蕴,在功能区开发与建设、产品研发与营销、品牌定位与推广的过程中,要善于巧妙引入南通特定文化元素,塑造特色文化理念,精心策划和打造体现南通地域文化精髓、具有地方鲜明特色的旅游产品,培育自己的旅游品牌和形象。要把自身资源禀赋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有机对接起来,创新应用科技手段,营造特殊美好体验,努力在智慧旅游、主题乐园等方面创新突破,吸引游客眼球、吸引各方注意力,加快提升南通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首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游业在步入法制化轨道的同时,应顺应旅游市场发展大势,积极面向未来。当下,必须立足于南通的经济、资源和文化基础,跳出传统思维定式,转变旅游资源开发和运作模式,推动南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高端发展。(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