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拆迁传闻的影响,广州红专厂文化创意产业园近来成为了全城热点话题。如同文化创意产业园798艺术区于北京的地位,文化创意产业园红专厂也与广州本地文艺青年结下了特殊的情结。对于很多人而言,文化创意产业园红专厂搬迁的消息难免有些意外,3年时间的打造,如今已成为广州的文化符号,更重要的是它已成为广州本土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尽管广州市规划局回应称,最终规划未出台,文化创意产业园红专厂的命运还没确定,但近段时间,不少摄影发烧友以及年轻人特意前往红专厂参观,这座由废弃工厂改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如今已成为青年人的梦工厂,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既时尚又能给予无限灵感的创意空间。大多数市民都呼吁,广州应该保留这一极具历史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让城市文化更加多元。
自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园便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在全国各地破土而出,数量直逼3000家。而在广州,已投入使用的和正在上马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不下三十家,除了红专厂,广为人知的还有太古仓、TIT纺织服装创意园、1850创意产业园等等。这些由废弃厂房改造的创意园不仅仅承载着市民的文化消费需求,还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一座城市的记忆。
广州需要金融城,但同时也需要艺术休闲的空间,艺术区越大,城市的文化才越多元。网友@医生哥波子的言论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他认为传言文化创意产业园红专厂要拆引起网上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这说明不管拆或不拆,不管搬或留,不管方案定或没定,这传言都引发了都市人渴望文化的一种井喷,如同在沙漠行走久的人,看到前面一片绿洲,却是海市蜃楼,令人失望!艺术不需要奢华,文化需要沉积,博物馆不一定建在玻璃房内。(本文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