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朱万峰:从“四大”国家文化公园“看”河南文旅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1-03-22 点击:507

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推进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通过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实施公园化管理运营,实现保护传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功能,形成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以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影响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大生命力。
    国家文化公园是在民族复兴、文化强国和旅游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对国际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是在国际文化交流与本土化实践过程中的创新性成果。
    2019 年出台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至此,目前我国已形成“四大”国家文化公园的布局。
    河南省是唯一兼具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四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任务的省份,具有“四大”国家文化公园的集聚效应。因此,研究国家文化公园就绕不开河南,关注河南社会经济发展自然也无法忽视国家文化公园的作用。
    一、“四大”国家文化公园在河南
    (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包括战国、秦、汉长城,北魏、北
    齐、隋、唐、五代、宋、西夏、辽具备长城特征的防御体系,金界壕,明长城。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5个省区市。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嘉峪关时强调:“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挖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河南也一直是春秋战国诸侯统治者逐鹿中原争夺的目标,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碰撞、交流、融合发展之地。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原区域诸侯争霸尤为突出,各诸侯国为军事战争防御分别筑造了楚、魏、赵、郑、韩长城等,至今留下了大量遗址遗迹,在中国早期长城史迹考察和长城文化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图片1.jpg

长城(河南段)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现存的春秋战国时期楚长城、魏长城、赵长城、郑韩长城等,总长度449.196千米,涉及南阳、驻马店、平顶山、郑州、新乡、鹤壁、安阳等7个省辖市13个县(市、区)。
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的大关口楚长城遗址,建于楚文王二年(公元前688年),是中国迄今考古发掘并确认建筑最早的长城,有“长城之父”的美誉;郑州新密现存的魏长城,是修筑时间最早的古长城之一;新乡辉县的赵长城至今也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

图片2.jpg

                                                     (大关口楚长城遗址)
     “十四五”期间,河南省将围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坚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长城的总体要求,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保护利用楚长城、赵长城、魏长城遗址等重点区段,建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
    (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坚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按照科学保护、世代传承、合理利用、有机融合的原则,以大运河沿线一系列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影响突出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深入挖掘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打造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延续壮美运河的千年神韵,使之成为新时代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3个部分,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会通河、中(运)河、淮扬运河、江南运河、浙东运河、永济渠(卫河)、通济渠(汴河)10个河段。涉及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8个省市。根据大运河文化影响力,以大运河现有和历史上最近使用的主河道为基础,统筹考虑遗产资源分布合理发展。

图片3.jpg

                                                     (商丘隋唐大运河遗留的痕迹)
    河南运河历史久远,价值突出。历史上大运河曾流经豫地的郑州、开封、洛阳、商丘、焦作、新乡、鹤壁、安阳、濮阳9个省辖市的40个县(市、区),河南段是当之无愧的大运河根脉。以河南段为主题的隋唐大运河拓展延网,铸就了华夏历史主体形态。
现阶段,河南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保护建设,已明确了“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类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并为其发展明确了规划指引和建设要求。其中,“管控保护区”明确了各片区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主题展示区”谋划了25个核心展示园、50个核心展示点、20集中展示带和100个特色展示点;“文旅融合区”规划了洛阳、郑州、开封、商丘、焦新、安鹤、濮阳7个片区;“传统利用区”明确了与大运河紧密相关的历史城区街区、名村名镇及工业遗产65处。

图片4.jpg

                                                            (通济渠郑州段风光)
     “十四五”期间,河南省还将围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推动隋唐大运河文化公园、荥泽古城、州桥及古汴河遗址展示利用、大运河滑县浚县段等重点项目,实施郑汴洛运河水系连通、永济渠(卫河)旅游通航等重大工程,培育“隋唐胜迹•运河根脉”品牌,塑造“千年运河”文化旅游形象。
    (三)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旨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重要讲话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发扬长征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按照保护优先、强化传承,文化引领、彰显特色,总体设计、统筹规划,积极稳妥、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以长征沿线一系列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影响突出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生动显现长征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进一步彰显革命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做大做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红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为粉碎国民党的军事“围剿”,保存有生力量,实现北上抗日,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以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中央红军)长征线路为主,兼顾红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长征线路。涉及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15个省区市。

图片5.jpg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
    河南省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区段之一。1934年11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从罗山县何家冲出发,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率先到达陕北,胜利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担当“先遣队”的历史使命,对红一、四方面军到达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红二十五军鏖战独树镇(方城县)与四渡赤水、血战湘江、飞夺卢定桥等并称为红军长征史中的八大著名战斗。

图片6.jpg

                                                  (红二十五军长征鏖战独树镇纪念地)
    目前河南省将在红二十五军长征这个时间和空间的范围之内,重点是“两个核心区和多个支撑点”来规划河南省国家长征文化公园的基本框架。“两个核心区”即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罗山县)片区,红二十五军鏖战独树镇纪念地(方城县)片区,以及长征决策地(光山县花山寨)、桐柏县、泌阳县、卢氏县(省际目的地、根据地)等,全面反映了红二十五军在河南段的长征路线和活动轨迹。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十四五”期间,根据长征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的整体市局、禀赋差异及周边人居环境、自然条件、配套设施等情况,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完善长征精神主题教育措施,推动长征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相关文化教育,让长征精融入群众生活,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黄河,是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中国第二长河(也有称第二大河流),全长约5464公里,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由西向东包括上、中、下游和11个河段,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同时指出,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主要涉及 9 个省(自治区)。黄河有着“母亲河”的美誉,黄河流域所滋养的文化聚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则是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举措与手段。

图片7.jpg

                                                         (黄河小浪底枢纽工程)
    以中原文明为代表的河南文化是黄河文化中最具传播力的核心文化要素。而处于“承上启下”地段的河南省内黄河流域,本身既是中国第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段,也是黄、淮、海三大流域的交界地段,堪称新老更替的关键地域。在多种地理、文化因素的交融影响下,自然孕育了最具多样性的黄河景观。

图片8.jpg

                                                         (郑州黄河滨河公园)
    河南,是“黄河之心”,在黄河流经的9个省区中,对黄河的感情是那样深切又复杂。一部河南黄河史,既是黄河本身的变迁史,也是以黄河为轴带的河南经济的发展史、社会的演进史、科技的进步史、文化的孕育史。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的建设,对于促进河南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弘扬,提升河南人民幸福感、推动河南黄河经济多样化创新发展,均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黄河文物与文化资源散落在河南省沿黄的21个县市,形态分散,数量巨大,保存程度不一。这些资源除可收藏、陈列于博物馆的可移动文物外,还涉及到大量的不可移动文物,更兼民俗民风、文学创作、音乐歌曲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需要对其体系进行科学的梳理与整合,从而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二、“四大”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的发展愿景
    1.促进文旅融合,指明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跨时代、跨区域、跨文化的大型线性文化及旅游研究迅速升温,其多元化功能亦愈发强势地得以体现。作为迄今为止覆盖区域最大、涉及范围最广的国家文旅融合工程,“四大”国家文化公园也将成为未来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示范引领。目前,根据文物和文化资源的整体布局、禀赋差异,及周边的人居环境、自然条件、配套设施等情况,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已基本形成了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方向。所谓文旅融合区,是由主题展示区及其周边就近就便并可看可览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现代文旅优质资源组成,重点是利用文物和文化资源的外溢辐射效应,建设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河南作为历史文化大省,无论是文物古迹还是自然风光数量都相当可观,且作为人口大省和全国性的交通枢纽之一,旅游潜能本就十分巨大。然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该地的文旅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那么“国家文化公园”概念的提出,以及相关项目的落地,无疑为处于发展转型关键节点的河南文化旅游业指明了前进的发现。
    以河南省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例,现阶段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已初步形成了景区带动、县乡(镇)村协同、产业融合、业态引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五大发展方向。作为黄河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原文明,河南肩负着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向世界讲好黄河精神的历史使命与义务。运用IP思维,以“内容力”为生命和动力源的发展理念,突出泛黄河文化区各段落、各区县不同的个性化要素,讲好能够让人们产生共鸣的黄河故事,并进一步将相关IP挖掘出更为深刻、丰富的内涵。做好黄河文化这一大IP,不仅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建设的需要与核心之一,同时也是新时期文旅融合的发展方向之一。在融合文化、旅游相关产业的过程中,更好地将本土历史与现状融合起来,为新时期河南的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及养料,并反哺现代文化,也使“过去”在“现代”的诠释下重新绽放光彩,助力于河南的经济文化建设和吸引力的提升。
    2.整合本土资源,重塑省域文旅新形象
    河南作为唯一兼具“四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省份,全省范围内的文化遗产及文旅资源均十分丰富。就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来说,既有像罗山县何家冲纪念园、方城县独树镇长征文化园这样的核心展示园,也有以此为辐射的红色旅游基地作为河南省长征文化旅游的集中展示带,此外,还有分散于豫东南等地的特色展示点,如作为长征决策地的光山县花山寨等。
    其他如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分别串联起豫西南和豫北的部分区域涉及南阳、驻马店、平顶山、郑州、新乡、鹤壁、安阳等13个县(市、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涵盖了河南40个县(市、区);而黄河国家文化中心(河南段)的范围涉及沿黄区的21个县市。可以说,“四大”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分布是相互交叉、相互补充的,由点及面地辐射到了几乎豫省全境,甚至在部分地段形成了核心文化遗产聚集区及文化旅游带,毫无疑问,这是有利于整合区域优质资源,持续开发相关大IP的先决条件和得天独厚的优势。
    河南应当利用其本身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独特地位、复合效应及重要作用,坚持全局统筹的观念,打好文旅牌,实现本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升级,以及本省文旅吸引力的不断提升。
    3.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指导
    “国家文化公园”概念的提出并落地,为河南乡村振兴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战略指导意义。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旅游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国家文化公园以点、线、面的形式提点、串联起了河南各地的乡村,以此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兼具可行性。作为第三产业,乡村旅游不仅可以助力当地加快产业升级、实现村民生活富裕、激发农村潜在活力,还有助于打造生态宜居的环境、实现乡风文明的建设、形成有效治理的格局。
    河南是农业大省、文化大省,重视豫乡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文旅发展,不仅可以串联起当地的人文、自然、产业等各领域资源,打破固有的因行政划分而造成的地域及资源壁垒,有效整合利用各方资源,更能以文化旅游为驱动力和龙头,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升级,辐射到本地区的各个方面。从提升河南乡村核心吸引力,到巩固河南省的综合竞争力,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的建设都会给河南乡村带来“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 的更多发展机遇。
    4.优化区域经济结构,达到共同富裕
    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无疑将会提升河南的文化吸引力,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相关配套设施(餐饮、娱乐等产业等),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对于提振当地经济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四大”国家文化公园几乎都是以线性形态在河南分布的,并以文化旅游纽带串联起了沿“线”的不同行政区划。县区、乡镇因国家文化公园而形成的聚落联系更加紧密,且相互之间更加开放、互动也更为频繁。这就为省内先富带动后富、城镇与乡村共赢局面的形成创造了较之前更为优越的条件。
    2021年,我国已经拉开了乡村振兴的序幕,在此历史大背景下,跨区域联动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意义就尤为重要。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为例,分布于豫南的楚长城不但在学术研究上填补了中国长城史研究领域的空白,同时作为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还串联起了豫西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各县市区。在文化强国、乡村振兴的时代机遇下,依托国家文化公园的整体战略,做好“文旅融合”与“传统利用”,一定可以使偏远山区长城一线的各地区得到更好的发展。
    5.加强全国跨区域合作,巩固提升本省特色地位
    河南省作为唯一兼具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四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任务的省份,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集聚效应。在着眼于本土的同时,河南应当利用自身这一优势,加强与周边乃至全国相关省市区的合作与联系,在国家文化公园的助力下,实现从文旅到产业、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四大”国家文化公园既有南北贯向,又有东西走向。河南作为各方的交汇点,利用国家文化公园的统筹建设,与各相关主题文化公园联动,在保有本土特色的前提下,又与文化公园的整体概念相谐统一又不搞重复性建设,从而达到国家文化公园系统的良性运转和其地区文旅产业的互利共赢。
    与此同时,在国家文化公园保护建设的过程中,河南在与各兄弟省份亲密合作的同时,也更要突出豫地特色与本色。譬如,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应该积极表达“长城之源”、“双河互动”、“北上先锋”、“黄河之心”的地理区位与情感概念,规划出了文化轴线,以城市、乡镇及景区为节点,“四区联动、五大工程促进”及“四路协同”并举的措施,推动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与河南“一带一路”战略部署的方向和路径结合,坚持全方位、高水平的开放,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地区开放、全球经济的发展相联系,正是抓住了国家文化公园跨地域、开放性、多元化的特点。
    所以,河南应充分认识和重视自己在“四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无可取代的关键角色、重要地位,以及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作者:朱万峰  北京九鼎辉煌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