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6-07 点击:19
由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办的中西部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5月5日在武汉举行,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沈孝泉在会上发言,主要内容如下:
法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历史较长,成效显著,在欧洲独树一帜。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的加剧,近些年来,法国政府对于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且采取多项措施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本人曾宣称,法国要当全球的“生态先锋”。法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集中体现在政府试图构建一个“绿色大国”的整体规划方面。
全社会参与制定国家环保战略
萨科齐2007年5月执政之后把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当作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他的提议,新内阁中设立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部,而执掌这个部的部长让-路易•博洛为内阁中唯一一名国务部长,在内阁中排名第二,地位高于其他部长,相当于副总理级。这样的高级别设置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还是首次。
为了制定能够得到广泛认可的国家环保战略以应对“后石油时代”挑战,政府决定动员全社会参与其中。2007年7月至10月法国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环保大讨论,从中央到各级政府和来自生态环保非政府组织、社会行业团体、工会、雇主协会以及民众代表都参加其中。经过三个月的磋商达成了广泛共识。通过全民参与,政府制定的改革方案得到广泛社会认可,同时也提高了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公民意识。
政府根据这些共识提出了相当于国家环保战略的新环保法案,提交议会参众两院审议。2009年7月法国议会两院先后以绝对多数通过了新环保法草案。这项法案涉及气候、能源、交通、农业等多个领域,明确了未来的环保发展方向。根据这一法案,在气候领域,到2050年法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75%;在交通领域,法国将大力发展铁路运输,在2020年前新建2000公里的高速铁路;在能源领域,法国预计在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耗的比重提高到23%,并从2010年起停止逐步停止销售使用耗电量大的白炽灯泡;在农业领域,力争到2020年将种植生态农产品的农田比重提高到20%,并从2009年起加倍抵免生态农业的税收。建筑业是耗能大户,占法国能源总耗的40%,因此,法案规定从2012年开始严格根据所建房屋的能耗发放建房许可。
这一内容涉及广泛的环保战略,其核心就是发展“低碳经济”,可以说,法国在“经济低碳化”方面走在了欧洲乃至全球的前面。
设立二氧化碳排放税
法国政府从税制改革入手,建立一套真正的“生态税收制度”,引导家庭和企业逐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费,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技术。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设立二氧化碳排放税,简称“碳税”。根据这一法案,政府将对化石能源的使用按照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付费17欧元的标准缴税,以后这一税额还会提高。换算下来,每升汽油和柴油将分别附加碳税0.40欧元和0.045欧元,预计每年的碳税总额可达480亿欧元,平均每户家庭的年分摊为74欧元。由于法国供电大多来自核电、水电和生物发电,因此电力部门不在这项税收的征收范围之内。
法国是欧盟中第一个设立二氧化碳排放税的国家,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予以高度评价,认为法国设立“碳税”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是一个创举。
发展绿色产业、鼓励研发可再生能源
法国政府认为,现在研发可再生新能源的重要意义不亚于上个世纪60年代戴高乐总统决定开发核能源的意义。2008年年底,法国政府提出了旨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一揽子计划。根据这项计划,政府在2009到2010年拨款10亿欧元设立“可再生能源基金”,用于推动公共建筑、工业和第三产业供热资源的多样化,其中包括太阳能和地热能。在地热能方面,政府计划到2020年把地热能利用总量在现有基础上增加5倍,使200万户家庭能够用上这种新能源。在太阳能方面,法国希望能够通过一场技术革命,跻身于世界领先国家的行列。到2011年,法国的每个大区将至少建成一座太阳能发电站。政府还鼓励商业和工农业设施的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有关费用可享受一定国家补贴。根据测算,到2020年法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要提高到23%以上,这相当于每年为法国节省2000万吨石油。
“绿色经济”的另一项内容是发展“低碳汽车”(即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政府决定投入4亿欧元用于研发清洁能源汽车。法国各大汽车公司意识到,发展“低碳汽车”具有长远战略意义,越早动手,就能越早占领市场。雷诺公司计划在今明两年向市场投放第一批电动车,2012年开始批量生产。标致-雪铁龙公司则准备在明年初推出环保车型。
2008年年初,政府推出了“新车置换金”政策,即车主在更换新车时购买小排量、更环保的新车可以享受200欧元至1000欧元不等的补贴,如果购买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每公里60克以下的“超级环保车”,政府给予5000欧元的高额补贴,而购置大排量、污染严重的新车则必须缴纳高至2600欧元的购置税。实行这一措施之后,截止到去年8月底,二氧化碳排量在每公里130克以下的汽车已占法国新车销售量的54%,这项政策取得明显的效果。
法国是老牌的工业发达国家,最近几年面临着经济增长乏力、国际竞争力下降等诸多问题,特别是2008年爆发的这场金融风暴对法国经济犹如雪上加霜。面对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必须改变传统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和途径,可谓一举数得:一是通过发展可再生新能源来补充国内需求,应对国际油气价格持续飙升的不利因素; 二是传统工业走到尽头,在环保业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给滞缓的经济增长增添活力;三是发展绿色经济促使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调整,“绿色”行业的就业市场前景广阔,能够抵消传统行业就业岗位的缺失,缓解长期困扰的失业问题;四是凭借法国在核能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抢占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市场的先机,对于企业来说,越是行动的快、越能够占据更多的市场分额。
大力发展核电,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只要安全有保障,核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是国际能源发展的一个方向。法国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研发和利用核能技术,目前核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75%左右。在国际石油价格攀升和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核能的重要性更加显现,法国发展核能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法国目前在建的一座“欧洲压水核反应堆”(EPR)被认为是第三代的先进核电技术,其优势是发电成本低、安全性能高、放射性物质少。萨科齐已经决定将在本土建造第二座EPR核电站。此长期规划看,法国还决定对未来20年核能发展进行评估,并确定核工业的整合战略。
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法国还大力开拓海外核能市场,法国领导人的出访往往带有推销核能技术的使命,被称为“核能外交”。这一努力正在取得成果:2008年和2009年,法国先后同印度、约旦、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罗马尼亚、肯尼亚就核电项目合作达成协议。中国是法国核电技术设备出口的重要市场,今年4月底,法国现任总统奥朗德访问中国,双方在核电合作方面又达成了新的协议。
核电发展的关键是铀原料的供应,法国对此高度重视,法国的核电巨头阿海珐公司2008年的铀产量为6046吨,其中41%产自非洲,主要集中在尼日尔。最近这家公司同非洲另外两个铀矿资源丰富的刚果(金)和中非共和国以及中东地区的约旦分别签署了勘探和开采铀矿的协议。阿海珐公司这家公司计划在未来5年内投资30亿美元,把年产量提高到12000吨,以解除发展核电的后顾之忧。
展开“绿色外交”
在改变国内发展模式的同时,法国还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绿色外交”攻势,争取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生态先锋”的角色。
首先是促使欧盟制定气候—能源一揽子计划。欧盟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对环保的认识也不同,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存在争议,甚至在法德之间的矛盾也很突出。经过相当长时间的争论,2007年欧盟领导人终于就“三个20%”的减排承诺达成一致,即到2020年欧盟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少20%,将可再生清洁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提高到20%,将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费量减少20%。然而,在具体落实这项计划时却遇到了严重困难,难以落实。2008年下半年法国利用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身份全力推动这一计划的落实,2008年12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峰会上,经过紧张和激烈的讨价还价最后终于达成了一项欧盟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萨科齐说,“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大陆像欧洲一样拥有这样的强制性规则,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欧洲已经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另外,萨科齐还宣称法国有可能把20%的排放指标提高到30%,显示出法国在欧盟中发挥的“领军作用”。
非洲和拉美也是法国开展“绿色外交”的重点地区。萨科齐提出,非洲的刚果河流域原始森林和拉美的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是供全球呼吸的两支“肺腔”,必须全力保护。2009年11月,巴西、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圭亚那等亚马逊流域国家召开峰会,研究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生态保护问题,法国积极参与这次峰会。法国还和巴西签署了有关气候问题的共同文件,形成推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所谓“法国—巴西轴心”。
2009年12月,法国邀请非洲中部刚果河流域国家领导人在巴黎举行首脑会议,研究国际社会帮助这个地区解决森林退化等严重的生态问题。法国还与非洲气候谈判首席代表发表了一份“共同呼吁书”,这份文件建议向非洲国家每年提供10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这个地区解决生态问题,法国将承担40%的款额。
法国和英国共同提议设立300亿美元的全球环保基金,以帮助贫穷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法英两国将提供部分资金。此外,法国向联合国秘书长提出建议,设立“世界环境组织”和“国际金融交易共同税”,后者用于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在内的可持续发展事业。
通过这场“绿色外交”攻势,法国与一批中小国家结成了某种程度的联盟,俨然成为发展中国家的辩护士和代言人。
奥朗德总统执政后继续推行“绿色外交”,他提出,法国将承办2015年世界气候大会,在这次会议上将通过2020年实施的全球气候协议。
鉴于全球面临气候变化的挑战日益严峻,生态环保问题已经不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技术问题或者是社会问题,它已经变成一个像核裁军或者反恐斗争那样的国际范围的政治热点话题,由于涉及到各国的根本利益,因此围绕环保问题的较量可能直接影响到大国关系和政治格局的演变。法国试图通过内部和外部努力建成一个“环保大国”,雄厚的生态文明实力将成为法国拥有的一种新的软实力,使之在大国关系中有可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就像当年拥有核威慑力量的戴高乐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所发挥的特殊影响力那样。
对法国而言,生态文明不仅是环境保护问题,而且是维护自身在国际舞台上政治大国地位的问题。法国全民为此达成了共识,历届政府也在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这正是法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成果的根本原因。(沈孝泉)